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决定,自2016年7月15日起,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考核基数由期末考核一般存款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一般存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主要关注点如下:

政策调整消除了准备金缴存的 “冲时点”压力,有利于“熨平”金融市场波动。存款准备金率等于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分子)与一般性存款(分母)的比值:2015年8月前,一般性存款是以旬末规模作为考核标准,并于下一旬5日(如不是工作日,则顺延)进行准备金缴存,在考核期内(本旬5日到下旬4日)存款准备金必须每日达标。2015年8月,人民银行修改了考核办法,将准备金要求由原来每日达标改为考核期内日末余额平均值达标(主要针对分子)。本次改革将一般性存款考核改为参考旬内每日存款的算数平均值(主要针对分母)。政策调整消除了存款准备金缴存的“冲时点”因素,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商业银行在年末、季末的冲时点问题,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运行的稳定。

增强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截至2015年末,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存款余额合计达55.22万亿元,而2015年四大行的存款日均余额为53.19 万亿元,仅占年末存款余额的96.3%。如果将准备金的分母由时点值考核改为日均值考核,预计可降低一般存款的规模2%-3%,银行可因此少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如果以2015年末四大行的数据计算,考核口径的调整可释放基础货币3450亿元,以5倍货币乘数计算,政策调整可增加广义货币17250亿元,有利于增强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准备金政策调整对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正面影响较大。此次政策调整使日均存款和期末存款存在较大缺口的银行受益。通过对上市银行的测算,此次政策调整对于股份制银行的正面影响较大。2015年,上市银行日均存款/年末存款为95.41%,其中五大行为95.9%,股份制银行为94.2%,城商行为92.7%,从整体上看,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将从此次政策调整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政策调整恰逢其时。此次准备金政策调整恰逢6月,为半年度关键时点。按照以往规律,6月份市场流动性往往较为紧张,2013年“钱荒”也发生在6月下旬;另外,去年以来,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资本流出新兴市场的规模有所扩大,利用较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冲外汇占款的必要性不断下降。此次准备金政策调整顺应了当前的客观需要,恰逢其时。

符合国际惯例,为优化准备金制度打下基础。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存款准备金缴存都是采用考核期内日均余额的方法进行计算。我国此次的政策改革符合国际惯例。未来,我国致力于打造“利率走廊”,优化存款准备金的缴存制度是防止市场利率大幅波动、形成市场化“利率走廊”下限(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的重要一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熊启跃)